2019-02-14

錯過及巧遇的浪漫:小樽半日遊

人生不要長,精彩就好,城市不要大,豐富就好。即使繁華落盡,只要用心妝點,仍能重塑懷古情愫,展延文化底蘊,讓老城風華再現。


鐵軌都快凍傷了,何況是我柔弱的腳指頭們,無論我如何抖腳發功,他們都沒反應,我懷疑他們是否還黏在我腳上。

來小樽的當天,適逢北海道三十年來的最低溫,JR坐到手稻站即停駛,被趕下車就算了,沒買指定席的我們,只能在月台上認命排隊,還沒坐到靠海行的火車,恐怕就被靠北冷的海風吹成臘肉....浪漫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
日本人很有意思,癮君子都有專屬的吸煙室,如果把這筆錢拿來蓋有暖氣的月台候車亭,不是更好,中東杜老爺的公車亭都裝了冷氣,攝氏50度也沒在怕。


等了快40分,火車來了,即使只剩站位,各國觀光客仍把國家形象丟在月臺上,效法日本人擠電車的狠勁,只是好不容易上了車,罰站了20分鐘,車子才起動,再搖了15分鐘,出了錢函站,石狩灣終於在右側現身,霧茫茫的窗外,濤濤海浪交疊著晃動人頭,此時雙腳早已癱軟無力,心也澎湃不起來,只想趕快下車。


我原先計劃的小樽半日遊,是在小樽車站的前一站,南小樽站Minami Otaru Stn.(上圖1)下車,往海邊方向走十分鐘到堺町通Sakaimachi Dori 商店街(上圖2),再一路逛到小樽運河(上圖3),晚餐在運河附近的出拔小路Denuki解決(上圖4),最後一路走回小樽車站搭火車(上圖5)回札幌。

計劃趕不上氣候變化,這種會讓身心靈冷到當機的天氣,不宜久留,我們跳過南小樽站,直達小樽車站,LeTAO,哨子館,音樂鐘.....下次再約,下車第一件事是買回札幌的指定席,第二件事是買腳丫暖暖貼,日本人設計小物真是有一套,不捧場,對不起日幣。

沿著站前的中央路(Chuo dori)直走可直達小樽運河,一路上都是埋頭苦行,深怕失足的遊客,大雪也讓人抬不起頭來,有沒有經過舊手宮線,我也沒印象,這個小鎮已被粉雪堆得面目全非。

小鎮風貌的小樽,100多年前,可是北海道的海上玄關,北海道第一大海港,煤礦出,木材進,漁穫農產永遠滿載,也是金光閃閃的金融重鎮,25家日本重量級的銀行選在此落腳;50年代後,隨著煤礦關閉,工商業及政治重心轉移至札幌,小樽的物流角色退場,銀行撤出,人口外流,現在變身為浪漫懷古的觀光城市,札幌最亮眼的衛星城。


必踩地標當然就是1923年開鑿,專司運輸,高齡已96歲的小樽運河,小樽傍山面海,山坡地形不利市區發展,只能向海爭地,還好居民大力爭取,否則這條流過小樽風華歲月的廢棄運河,恐怕早已被全部填成運河路。(上圖前方為淺草橋)

今日長度減為一公里多,只有出海口以北的北運河維持原寬度40公尺,出海口以南的南運河寬度已縮減為20公尺,論規模,當然比不上世界上數不清的運河城市,但運河不要長,讓人一見傾心就好。

從中央橋Chuo bridge到淺草橋Asakusa bridge這一段,最讓人傾心,整排古典瓦斯燈,石磚造型的復古倉庫,向內微縮的河道,謀殺不少手機記憶體,如果這幾間復古倉庫以後被改建成飯店,或大面落地窗的餐廳和紀念品店,可是會讓人再見傷心的。(上圖是從淺草橋往中央橋方向拍)

走在二月初的運河邊,凍得嚇人,也凍得夢幻,河面浮冰片片,積滿粉雪的河岸走道,倉庫屋簷下垂涎的冰柱,時光彷佛也瞬間凝結,晚上河邊的瓦斯燈一亮,準是個凍死人也醉死人的夜。

淺草橋上有個小廣場,擠滿取景的遊客,旁邊的遊客中心冷冷清清,還好有群日本媽媽們在唱英文歌,蓋住工人鏟冰的噪音,看看氣溫顯示板:-11.6度,是我們碰過的人生最低氣溫,手機好像也凍壞了,照片晃不忍睹,我們待不到十分鐘,就落跑至出拔小路。








出拔小路在運河的斜對街,19世紀的日式建築立在路口,讓人不看到很難,二十家食堂塞在類似四合院的狹窄空間,不少是小巧玲瓏的居酒屋,進去繞一圈,只要一分鐘,上圖及下圖皆攝於最高塔樓的二樓室外座位區,往下望望,果然是條條小路,你儂我儂。



來小樽沒吃當地甜點,對不起自己的胃,我們選了Popura Farm的哈蜜瓜冰,Popura Farm就在最高塔樓的一樓,只是虛冷的身體需要溫暖的撫慰,我們最後決定,看人家吃冰,我們喝熱騰騰的玉米濃湯就好,果然喝完後,看到隔壁桌的菲律賓一家三代,還在痛苦地合吃半顆日幣1400(約台幣400),已化得不成形的哈蜜瓜冰。



為了解放滿水位,我無意間爬到頂樓,找到了鳥瞰運河全景和海景的制高點,總算彌補了「喝了碗沒玉米的玉米濃湯」的遺憾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出拔小路一出來,我們又龜縮至不遠處一家賣點心,品酒及賣紀念品的複合商店Otaru Canal Terminal取暖(上圖),一陣牛奶及麵粉香糾纏鼻間,原來是小樽名產「桑田屋」的panju,西化正熱的明治大正時期,麵包尚未普及,改良過的panju,小巧又不貴,擄獲人們嚐鮮的心,旋即成為小樽人的國民甜點。

panju狀似章魚燒,或小饅頭,外皮薄又酥脆,內含豆沙,卡士達,抹茶,紅豆麻糬,巧克力等內餡,作法像極了台灣國民甜點:車輪餅,我們頓時陷入選擇困難症,每個都嚐過後,才無異議通過,這就是我們最愛的小樽味道,原來需經一番寒徹骨,才得桑田撲鼻香

一顆89丹(約台幣25元),三顆搭配飲料是500~600(台幣140~170元)元不等。

回程經過一條小巷,看來像是社區志工的一群人,正在剷雪堆出造型,或在雪堆中挖洞放燈,盈滿節慶的氛圍,溫暖的黃光從惕透的白雪透出,像是一朵朵燃燒的火焰,看了心也暖暖的,如果天色暗些,天上最美的是星星,地上最美的非雪燈莫屬,隔壁冷酷無情的札幌冰雕,可以下台一鞠躬了。



車站前的中央路真的就是筆直切到車站中央的路,走在這條路上,隨便抬頭就看見車站,和緊貼車站後面的山,回頭還可看穿到海,小樽人真幸福,上山下海,只要一塊蛋糕,想起台灣的基隆,背山的海港,擁擠的腹地,褪色的歷史,一個轉型尚未成功的海港城。

後來請教谷神,才知道兒子腳下那條夢幻雪燈小巷,竟然就是舊手宮線鐵軌(上圖箭頭所指虛線處),2/8號那天是2019年「小樽雪燈之路」祭(Otaru Snow Light Path Festival)的開幕日,舊手宮線就是展場之一,每年小樽雪燈之路祭期間,附近住家和志工會沿著這條廢棄鐵路沿線(Temiyasen Kaijo),佈置雪燈之路(下圖,取自japan-guide.com)。

廢棄的鐵路沿線就是現成的休憩步道,難怪全世界的廢棄鐵路如紐約的High Line,雪梨的Goods Line,都變身成公園,忙著招呼客人,下次可要在好天氣來走走小樽的手宮線。






另一個雪燈現場就是小樽運河,我們在淺草橋上看到的媽媽合唱團,正是5點開幕式前的綵排,我們待晚一點的話,還可以看到上圖極致夢幻的水上點燈(上圖取自japan-guide.com)。

讓我們白眼翻不過去的還有,我們吃panju的地方,竟然是快100歲的前三菱銀行小樽分行,分行所在的日銀路(Nichigindori),就是金光閃閃的「北方華爾街」,昔日銀行,商社,船公司散布的這條金融街,打造了小樽及北海道的黃金時代,文藝復興風格的石砌外牆,羅馬圓柱撐起的門面,營造出小樽的異國風情,隨便點名這裡的大樓,都是近百歲的國寶級建築。

三菱銀行旁邊是前第一銀行,正對面也有一棟不起眼的建築,當時我以為是一般的現代辦公大樓,原來是小樽藝術村,真是凍到眼拙,不識抬舉,裡面就有四棟歷史建築:前荒田商會,前高橋倉庫,前三井銀行Mitsui Bank Otaru branch,和前拓殖銀行小樽分行改建的似鳥美術館Nitori Museum of Art,可讓人邊感受時光的流動,邊享用藝術的饗宴,日本人讓古蹟抗老凍齡的功力令人肅然起敬。

時光是食材的魔法師,催化出陳釀的味噌,透心的漬物,熟成的清酒。

時光也是城市的彩妝師,即使繁華落盡,只要用心妝點,仍能重塑懷古情愫,展延文化底蘊,讓老城風華再現。





同場加映
每年「札幌雪祭」和「小樽雪燈之路祭」基本上都在不同時開跑,不變的是,札幌雪祭為期一週,小樽雪燈之路祭為期10天。

今年2019年第70屆札幌雪祭的舉行日期:
札幌巨蛋Community Dome(21/31~2/11)
大通公園及
すすきの鹽野區(2/4~2/11)

第21屆小樽雪燈之路祭的舉行日期:2/8~2/17,有5個會場:小樽運河、手宮線、朝里川溫泉、天狗山和小樽芸術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