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喜歡鐵塔掛在窗外,我喜歡一早漫步在塞納河,還能隨時擁有白天透亮,夜晚bling bling的羅浮宮金字塔,在盛夏時節的巴黎蛋黃區,哪裡還能覓得像「雅築」這樣沒裝冷氣,就能避暑的百年石頭屋呢?
按下「雅築」人獨有的大門密碼,推開沉沉的古色木門, 踏著窸窣的石磚路,我們走入私藏巴黎天空的中庭。
這就是我們初訪巴黎的民宿:「雅築」。
雅築不在塞納河邊,但只要穿過五光十色的里沃利路 Rue de Rivoli 和古典優雅的羅浮宮,就能走到這條穿過巴黎的藍色絲帶。
雅築沒有鳥籠電梯,因為它是一棟上了年紀,無法增建電梯的百年石造公寓。
幻想巴黎風民宿和有小小孩的人別來,雅築是以紅白兩色為主的北歐設計風,搶眼的紅色樓梯通往迷你的樓中樓夾層,樓上有兩張單人床墊,高個子住樓上的話要委屈一點,需向天低頭。
一樓是一張有隔簾的雙人床,衣櫃巧妙地隱身在樓梯下,廚房和浴室則在客廳內側的隔間走道,整體空間小巧玲瓏,一點都不浪費。
沒有聒噪的戶外用餐區,就稱不上是法式小餐館,雅築附近的迷宮巷弄內,到處都是這種外面比裡面的人還多的小餐館,簡直就是羅浮宮的灶腳。
不愛吃法餐,不會點法餐,沒關係,只要看到門口寫著boulangerie(麵包)或 pâtisserie(甜點) 這兩個字,都能滿足正餐和甜食的兩個胃,上圖是雅築隔壁巷子的麵包店 Les Sœurs Sucrées(照片取自雅築官網)。
茶太,國虎屋和珍珠茶館分別位於上圖中的1,2,3號 |
受盡法棍和沙拉的冷漠對待,也不怕,你的亞洲胃可以在離雅築不到十分鐘腳程的日本街(亞洲街)Rue Sainte Anne 得到溫暖的撫慰。
一走進 Rue Sainte Anne 街(上圖紅線),尤其是和 Rue des Petits Champs 街(上圖綠線)交接的區域,人生彷彿得到救贖,韓國超市K MART,壽司,煎餃,烏龍麵,越南河粉,甚至還有台灣牛肉麵和鹹酥雞,實在無法想像此刻是身在巴黎的蛋黃區。
記得烏龍麵店「國虎屋」Restaurant Kunitoraya 那片剛炸好的豬排,多汁酥脆到差點引發我家孩子的搶食大戰。
註:離 Rue Sainte Anne最近的地鐵站名為「Pyramides」(地鐵7號、14號經過)
在巴黎的日子裡,每日出遊前,孩子們必去「尖尖的那條街」報到。
「尖尖的那條街」就是亞洲街附近的黎塞留街,Rue de Richelieu,街尾有個三角形的小噴水池廣場 Place Mireille,廣場上站的不知道是威振天下的大將軍,還是天上神明,查了網路才知道,廣場紀念碑紀念的是住在附近的長青樹法國女歌手Mireille Hartuch。
是哪位?不知道,我們只識廣場旁邊的茶太,仿彿每天一杯茶太珍奶,就能安神定魄。
不只茶太,這個台灣珍奶的一級戰區內還有 machi machi Paris ,一芳及台式料理 Le 37m2和珍珠茶館 ZenZoo。
一走進迷小如珍珠的 ZenZoo 店面,視線就受到衝擊,只見牆面上演比真人尺寸還大的「海上花」,右側有座狹窄的迴旋梯,建議用餐後一定要去走走,因為迴旋梯的盡頭是間廁所,充分展現善用空間的巧思。
走Louvre - Rivoli 站唯一的出口上來,就是羅浮宮街 Rue du Louvre ,你可以在附近找到規模不同的平民救星:G20 和 Franprix。
上圖是西側的商場出入口,面對著地面層的綠地,中間圓頂建築原是巴黎交易所 Bourse de Commerce ,目前是法企業家 François Pinault的私藏品博物館,由安藤忠雄大師操刀改造。
上圖是東側的商場出入口,一路可走到龐畢度藝術中心和瑪黑區,照片中央水管造型的藍黃色建物就是龐畢度藝術中心,Centre Georges-Pompidou。
巴黎大堂前的公園有顆大石頭,周圍並無圍柵,儼然變成了公園裡的運動器材,爬上爬下的大人小孩不少,我等了很久,才拍到這張淨空照,拍完才看到頭頂有隻亂入的粉鳥。
這顆石頭名為 Écoute (The Listner ,聆聽者),是法國雕塑家Henri de Miller(1953~1999)的作品,就放在哥德風的聖猶士坦教堂 Église Saint-Eustache(下圖)門口,曾出現在2022 Netflix 影集「艾蜜莉在巴黎」 中。
地面上有塊寫著法文的牌子,請谷神直譯如下:
英文:Listening to the underground rumors, like a pebble, this sculpture is stranded on the shores of time.
中文:他,猶如困在淺灘的石子,經年累月地,聽著地下的流言蜚語。
打包凱旋門:L'Arc de Triomphe, Wrapped
我的博物館一日快閃:羅浮三寶
法國走走Day6行程
凡爾賽宮的美麗和哀愁